?近日,走进凤凰镇瑞兔养殖基地,自动喂食机匀速运转,温控系统实时调节湿度,一只只肥壮的肉兔在恒温环境中欢快进食。基地负责人肖招钦一边仔细查看兔子生长情况,一边向笔者介绍:“我们养殖的是伊拉兔,这种兔子养殖周期短,生育繁殖能力强,仅需65至75天即可出笼。”
2020年,肖招钦在一次行业考察中,了解到肉兔养殖“周期短、繁殖快、市场稳”的优势后,立即与三弟肖招锋达成共识—弟弟赴外地学习技术,哥哥在家改造笼舍。兄弟俩筹资建成600平方米智能化兔舍,引入“自主配种—智能孕育—自动投喂—恒温调控”一体化模式,仅一年便实现月均出笼4000只。
科技让传统养殖焕发新生。在肖招钦的兔舍,电子监测系统全程跟踪母兔配种到分娩,恒温恒湿环境将幼兔成活率提升至95%。自动喂料机精准投送科学配方饲料,节省60%人工成本。“以前半夜要起来添料,现在用手机就能监控环境参数,省心又高效。”肖招钦介绍。
该基地养殖的肉兔主要销往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每只兔子纯利润达30元,年收入达40万元。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吸纳周边脱贫户来此务工。“在这干活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脱贫户刘全粧笑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凤凰镇立足资源禀赋,以科技赋能传统养殖业,积极探索“智能化+特色养殖”新模式,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推动肉兔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肖振华、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