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议时间:2025年11月20日上午9:30
******发改委北12楼大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市级主流媒体及铜陵新闻网记者
******服务中心主任倪伟光主持)
******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胜勇通报2025年铜陵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2.答记者问。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下2025年铜陵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主要是市级主流媒体及新闻网站记者。
******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胜勇通报2025年铜陵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
2025年我市以建设“信用铜陵”为目标,聚焦信息共享、融资增信、信用修复、数据应用、惠民便企五个重点领域,纵深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聚焦信息共享,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全面提升信用数据归集治理的覆盖面、入库率和时效性。以应用为导向,强化一体化平台功能,深化一体化服务应用,全面提升信用信息应用服务、监测分析质量。今年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170万余条,覆盖66个部门,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息类别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双公示”数据“日监测、周反馈、月通报、季评估”机制,累计归集“双公示”信息4万余条。
二、聚焦融资增信,夯实服务实体经济基础
深入推广“信易贷”工作,推动企******银行类金融机构17家,陆续上线“税融通”“政银担”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发布金融产品95款。平台为全市的中小微企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一键式企业信息查询、一键式融资需求响应、产品优化升级、联合建模创新等多层次的金融科技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一键式金融运行指标监测、金融风险分级预警、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等服务,满足不同融资需求主体、不同金融机构、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的需求,有效发挥金融支持、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本地中小微企业63565次,授信总金额1645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难题,实现为企业增信、为金融机构增效、为政府机关赋能,银企“信息鸿沟”有效消弭,银企融资对接渠道更加畅通。
三、聚焦信用修复,提升企业信用整体水平
持续优化我市信用修复协同机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形成“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社会氛围,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服务在先,提升信用修复便利化。高效落实信用修复“一件事”,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要求配合梳理“一件事”涉及的事项清单、整合修复材料,坚持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落实举措,不断提升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经营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申请修复并授权确认后,罚款履行证明材料通过行业领域信息系统直接获取,实现信用修复申请材料的精简上传,稳步推进实现“无感修复”。
创新机制,开辟修复提醒新渠道。深化经营主体失信警示提醒制度,通过铜陵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开展信用修复到期提醒服务,对行政处罚信息达到最短公示期的企业发送短信,主动提示行政相对人及时开展信用修复,并实现信用修复接件即办,将3个工作日的受理初审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帮助企业尽快完成修复、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身信用建设。2025年截至目前利用市信用平台对行政处罚到期3个月满足修复条件的企业发送提醒短信555条,共受理信用修复申请815条,为企业完成535条失信信息修复,有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及时告知、宣传到位、快速修复”的信用修复服务机制。
四、聚焦数据应用,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
构建以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以行业信用评价为重点的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在粮食经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行业信用评价,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奖惩修复三个环节,以“政府监管 行业自律”为支撑、以“分级分类 协同监管”为手段,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全面推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工作,今年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下载服务500多次,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1万多份。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生成的企业违法记录信息,涉及15万户经营主体,基本实现应归尽归,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为全面实施证明代替奠定了数据基础。按照“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原则,实施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提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信用报告下载服务。相关企业可通过“信用铜陵”网站、“皖事通办”等平台免费下载电子版信用报告,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我们全面落实“三书同达”机制,并大力提升修复便利化水平。通过主动压缩审核时限(3-5个工作日内办结)、简化申请材料、建立定岗定责机制防止系统延误等措施,有效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在公众号上增加信用修复入口,在全省率先开通“信用修复掌上办”,提高办理便利度。全年累计助力市场主体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488余条、行政处罚信息300多条,为企业发展扫除障碍。
五、聚焦惠民便企,探索创新信用服务场景
******信用社区、信用园区、信用景区”建设质效,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实施“信易游”等场景应用,打造信用旅游目的地,形成信用赋能惠民便企新成效。开展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重点监管,促进物业服务质价相符。深入开展与江淮区域城市、长三角地区守信激励共享等跨区域信用共建,以党建为引领,拓展“信用 消费”“信用 旅游”等信用应用场景。
下一步,铜陵市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决策部署,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快推进各项为企服务政策落实见效,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高水平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问:1.我们关注到"信用修复"是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请问对于曾经有过失信行为但希望整改修复的企业,我市提供了哪些便利服务?
答:我们秉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和帮助失信主体重塑信用。
我们推行了"线上修复专栏 线下服务窗口"的"双轨制"服务模式。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提交修复申请,也可以到服务窗口获得"一对一"的现场帮扶。
我们大幅提升了修复效率。落实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要求,实现了"一口受理、一次办成",部分符合条件的修复申请甚至可以实现"一日办结"。今年以来,已累计受理并办结信用修复申请600多例。
我们主动前移服务关口。例如,在一些领域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或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时同步送达《合规建设提示书》的"三书同达"机制,第一时间告知企业修复途径和条件,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
2.我们了解到信用监管是新型监管机制的核心。请问我市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我们致力于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信用监管机制,让监管对诚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事前,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在行政审批等领域广泛推行信用承诺,允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简化手续或先行办理。目前,我市已累计归集各类信用承诺数30余万份。
事中,深入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企业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18个重点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差、风险高的企业,则提高检查频次,实施重点监管。
事后,健全联合奖惩机制。我们依托联合奖惩系统,自动核查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并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实施惩戒。今年以来,通过联合奖惩系统已产生数十万次有效查询,反馈奖惩案例数千件,形成了有效的信用约束。
好,情况就介绍到这里。请各新闻媒体及时、准确报道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并继续关注相关工作动态,积极做好跟踪报道,持续关心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服务中心 5880715